金色财经_
vip
币龄2.4年
最高VIP等级0
用户暂无简介

无声的力量:比特币ETF如何主导供应格局?

来源:On-Chain Mind,编译:Shaw 金色财经
当前有一种悄然发挥作用的力量正在重塑市场的供应动态: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些产品已经吸纳了比特币总流通量的 7%,如果您没有关注它们,那您就错失了拼图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ETF的资金流动情况,剖析新开发的处于资金流分析前沿的指标,以帮助衡量 ETF 的影响,并思考这些资金流动所揭示的市场动态和人类行为。
让我们开始吧。
要点概览
吸收大量供应:全球比特币 ETF 目前持有超过 140 万 BTC,占总供应量的 7% 以上,对稀缺性和价格稳定性具有影响。
资金流动模式与心理:每日及累计的
BTC-1.89%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从石油美元到电力人民币 AI+稳定币的时代机遇

作者:Charlie Liu
写在前面
20年前,我在中学时代就迷上了中国能源安全这个话题,并因此打开了后来走上宏观投资、全球支付、以及加密货币的职业大门。
在今天因 AI 和 Crypto 而引起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革命的历史机遇期,没想到故事回到了能源和电力这个原点。
货币的新锚
在AI时代,“电”成为了新的稀缺要素。
谁能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稳定地组织电力和算力,谁就更有资格把自己的货币嵌进下一代支付网络。
稳定币不是魔法,它只是把一国的产业链、能源链和结算链打包成一个可编程的“接口”。
当接口接在电厂与机房上,货币的锚就从黄金、石油,悄悄迁到了千瓦时。
如果我们看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稳定币的技术集成与稳定机制研究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副总裁 石海龙
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多样化态势。稳定币作为一种特殊加密货币,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实现价值稳定,有效解决加密资产价格波动难题。随着互联网范式从Web2.0向Web3.0快速演进,稳定币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外,集成了智能合约、预言机系统等技术,构建起一套全新的数字资产与支付结算体系,对全球金融体系重塑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从技术角度对稳定币的演化机制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互联网范式的演进与数字货币的崛起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数次范式变革,从早期的“只读”Web1.0,到如今“可读可写”的Web2.0,再到正在加速演进的“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RDA 如何让真实世界的数据“生金”?

真实数据资产(Real Data Assets,简称RDA)作为一种创新的资产形态,正在重塑数据要素的价值化路径。2025年由上海数据交易所提出的RDA范式,不仅是对数据从资源到资本转化的探索,更是中国在“实数融合”战略下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本文将从RDA的起源、核心机制、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股入手,深入剖析其独特价值,并展望其未来潜力。
RDA的起源:中国数据价值化的新范式
2025年,上海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数所)在《RDA:数据要素价值化探索》中首次提出RDA概念,由总经理汤奇峰和研究院副院长吕正英领衔。这一范式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和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战略,旨在通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香港稳定币是交付工具 不存在炒作机会

香港财经事务局局长表示,稳定币被视为法定货币的补充,旨在提升支付效率而非投机。2025年,《稳定币条例》生效,要求发行商持有高流动性资产,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及提升资金结算速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WebX 2025会议圆桌讨论:美日两国稳定币监管及应用

整理:金色财经
8月25日,WebX 2025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美国CFTC前主席、Circle首席法务官兼公司事务主管Heath Tarbert以及日本自民党籍参议员、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片山皋月等参加了以稳定币监管及应用为主要话题的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中,片山皋月明确表达了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审慎态度,以及她认为稳定币是加密行业普及的重要切入点。她指出,国际社会对 CBDC 存在隐私与监控风险的担忧,日本国内也有声音质疑其去中心化属性,众议院甚至曾提案禁止相关探索,目前 CBDC 在日本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进入商业推进环节。而日本更倾向于优先发展稳定币。当前日本年轻群体为
USDC-0.02%
LADYS-4.26%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话题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