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 机票+酒店一站式预订,还能用加密货币直接付款 💸
所以说,你的钱包和你的旅行梦终于可以谈恋爱了 😎 💕
现在广场开启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动,邀你来秀旅行灵感 & 使用体验!💡
🌴 参与方式:
1️⃣ 在【广场】带话题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发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岛 or 网红打卡点都行)
讲讲用 Gate Travel 订票/订酒店的奇妙体验
放放省钱/使用攻略,让大家省到笑出声
或者直接写一篇轻松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奖励安排,走起:
🏆 优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营套装
🎖️ 热门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干套装
🎉 幸运参与奖(5 名):Gate 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
*海外用户 旅行露营套装 以 $100 合约体验券,旅行速干套装 以 $50 合约体验券折算,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以 $30合约体验券折算。
📌 优质内容将有机会得到官方账号转发翻牌提升社区曝光!
📌 帖文将综合互动量、内容丰富度和创意评分。禁止小号刷贴,原创分享更容易脱颖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Solana链上memecoin发行平台更迭:Pump.fun衰落与Let'sBONK崛起
权力更迭:memecoin 发行平台的兴衰浮沉
"国王已死,国王万岁。"
这句话曾在18世纪的法国王宫回响。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权力真理:权力从不属于个人,而是如水一般流动,总会找到新的容器。昔日的帝王可能转瞬成为历史尘埃,权力的更替往往迅速、无情且不可避免。
如今,Solana 链上的 memecoin 发行平台正在上演这场古老的权力交接仪式。曾经的霸主 Pump.fun 在短短一个月内市场份额从88%骤降至13%,而新晋挑战者 Let'sBONK 已占据86%的市场。
这不仅仅是加密世界波动性的又一体现,更是一个帝国崩塌的典型案例:当忽视注意力这一最终护城河时,再大的先发优势也会瞬间消失。
Pump.fun 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Pump.fun 由三位20多岁的年轻人于2024年1月创立,以一种颠覆性的理念重塑了 meme 币的发行逻辑:只需上传一张图片、起个名字、点几下,就能发行一个代币,成本不到2美元,无需任何编程知识。
这满足了一种将"无价值"转化为"有价值"的底层冲动。在加密世界,这不是幻想,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到2025年1月,Pump.fun 创造了超过4.58亿美元的收入,每天上线数千个新币,高峰期日收入突破700万美元。
更关键的是,它成为了 Solana memecoin 文化的代名词,牢牢把控了文化话语权。然而,正是它最具创新性的功能之一——直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2024年11月,一些用户为博取关注,在直播中做出极端行为,包括模拟自残、威胁自杀等。最严重的一次,一名未成年用户在镜头前举枪威胁家人,只为拉升币价。
Pump.fun 被迫关闭直播功能,但声誉已受重创。当周收入暴跌66%,舆论反噬,竞争对手开始趁虚而入。面对下滑的收入和竞争压力,Pump.fun 决定通过发行代币(ICO)自救。
这次ICO在技术上算是成功的——12分钟内从超过1万个钱包筹集了5亿美元,加上7亿美元的私募。然而,代币分配存在问题:超过200个钱包打满了100万美元上限,前340个买家占据了60%的份额。所有销售代币都是全额解锁,只有48至72小时的转账限制期。
代币价格最初飙升75%至0.007美元,但热情迅速降温。数周内下跌60%,不断创出新低。代币经济学也非常激进,仅33%分配给公募和私募,剩下67%由项目方掌控,且分配时间表不明。
尽管用户为平台创收了近7.5亿美元,却没有任何即时的社区奖励;同时,私募投资者向交易所抛售了价值1.6亿美元的代币,带来巨大抛压。
最后一击是联合创始人公开宣布,长期承诺的空投"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这一决定在社区信任最脆弱的时刻宣布,导致代币价格在24小时内暴跌15%。
!7388151
Let'sBONK的崛起
当Pump.fun陷入困境时,Let'sBONK正在默默构建对手所缺失的一切:透明度、社区导向和清晰沟通。
目前,Let'sBONK的日收入已达130万美元,而Pump.fun仅为25.4万美元。按年化计算,Let'sBONK一个月的收入高达4.3492亿美元,而Pump.fun为2.6725亿美元。
从五月的几乎为零,到七月稳定突破日收入百万美元,Let'sBONK的营收一路稳步上升。与此同时,Pump.fun的收入则从一月高峰超700万美元一路暴跌,跌回了2024年九月的水平。
自ICO之后,PUMP代币已跌去60%的市值,而BONK则相对稳定,市值维持在21亿美元。Let'sBONK每周将1%的收入用于回购BONK,为这个早于平台诞生、已有基础的生态代币提供支持。
!7388153
注意力经济的胜负
Pump.fun曾凭借网络效应占据先机——开发者在那里发币是因为交易者在那里;交易者在那里是因为最火的memecoin都在那里首发。这种飞轮效应看似无可阻挡。
但注意力是脆弱的。它不像传统企业的护城河——规模经济、切换成本、监管壁垒——只要信任崩塌,用户心智就会瞬间瓦解。一次直播事故让用户有理由尝试替代平台。Let'sBONK随即成为"干净"的选择,没有历史包袱的平台。
这就像当年Myspace输给了Facebook。Myspace拥有功能和规模,但却输掉了文化叙事。Facebook成为"真实用户"的平台,而Myspace则沦为垃圾信息、混乱界面与边缘化的代名词。
意识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后,Pump.fun发起了一场几近绝望的反击战。首先,他们将代币回购比例从每日收入的25%提升至100%。其次,他们推出了一个为期30天的激励计划,根据交易活动奖励PUMP代币。但初步反馈显示,这一策略并未扭转竞争态势。
问题不是战术层面的,而是战略层面的。无论多少回购或激励计划,都无法挽回失去的信任,也无法重新聚拢已经转移的用户注意力。
Pump.fun的奖励机制仅围绕交易量,而Let'sBONK则构建了一个真正与用户利益绑定的生态奖励体系。BONK奖励计划允许用户锁仓6至12个月,按比例获得产品生态的营收分成。锁仓时间越长,乘数越高。产品表现越好,用户回报越多。
用户可以通过交易、购买或发币等方式获得"Bonk积分"。这些积分未来预计可兑换实物或权益,进一步激励活跃参与。游戏化的成长体验让用户感觉自己正参与一个更大的使命。
当Pump.fun还在为ICO摸索、空头兑现跳票时,Let'sBONK已经为核心用户提供了结构化的奖励体系。在加密世界中,资本永远会流向更优的激励机制。
!7388154
更大的格局
在数字市场中,用户切换成本接近于零,霸主地位可能几个月内就灰飞烟灭。在一个建立在信任和迷因之上的行业,信誉的崩塌就等于生存危机。
Let'sBONK的成功,并非因为他们构建了一个根本上更优的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在Pump.fun声誉最脆弱的时刻切入市场。在注意力经济中,时机往往比技术更关键。
网络效应的赢家通吃逻辑开始逆转。一旦用户开始迁移到Let'sBONK,曾让Pump.fun崛起的飞轮也开始反转。开发者跟着交易者走,交易者追逐最热项目,平台下滑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Pump.fun还有翻盘机会吗?尽管市占率已大幅缩水,但它还没到出局的地步。他们确实有一些优势:12亿美元的融资为他们争取了时间,也给了他们实验和熬过对手的资本。他们的平台曾经支撑了数十万次项目发布而没有崩溃。即便市占下降,他们每天仍有超25万美元的收入,年化接近1亿美元,加上巨额资金储备,底子仍在。
他们是这个品类的开创者。把发币从编程变成点几下鼠标的操作,为他们赢得了持久的品牌认知。首发优势不是说没就没的。
最近的动作也说明他们没有放弃:Pump.fun 2.0加入了实时数据更新和一键交易;回购比例提升至100%;推出用户激励。这些不是认输的姿态,而是反击。
最可能出现的局面不是全面溃败,而是市场碎片化。加密领域很少诞生永久垄断者。更有可能的是,Let'sBONK成为主要平台,主导发币数量和营收,而Pump.fun则转型为拥有忠实用户的细分平台,凭借界面、功能或生态系统占据一席之地。
但要真正翻盘,Pump.fun不只是要解决技术问题或靠送钱留人,而是必须重建信任、重新占据文化高地。这意味着要做到公开透明、以社区为中心的代币经济结构,甚至可能需要全面更换领导层,以彻底摆脱过去的争议。
当一个统治者失去合法性,再多资源和仪式也挽不回尊严。只有新的领导才能赢得旧有的尊重。有时候,为了延续事业,必须将权力交给新人。
!7388155
!7388156
!7388157
!7388158
!738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