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漲週期才剛剛開始:Tom Lee

湯姆·李——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聯合創始人兼研究總監——認爲當前的加密貨幣牛市仍處於初期階段,盡管許多主要幣種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已錄得顯著漲。

原因:傳統金融仍然謹慎

根據湯姆·李的說法,他認爲加密貨幣牛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傳統金融的謹慎態度 (TradFi)。在數字資產市場已達到數萬億美元的市值背景下,銀行、投資基金和大型金融機構的參與仍相對有限。這意味着市場主要依靠個人投資者、科技社區和一些專門的風險投資基金的推動。

Lee 認爲:當大型金融機構尚未全面“下錢”時,數字貨幣的增長潛力仍未得到充分挖掘。一旦大型銀行、退休基金和全球資產管理機構正式將數字貨幣視爲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新的資金潮流可能會形成強勁的增長動力,遠超市場目前所見。

摩根士丹利 – 謹慎的典範

一個明顯的例證來自摩根士丹利。在該銀行在歐洲的實習生中,持有加密貨幣的比例在短短兩年內顯著下降。2022年,63%的實習生擁有比特幣——市場上市值最大的幣。然而,到現在,這一比例已降至僅12%,顯示出興趣迅速減弱。

這一點反映了傳統金融界的普遍心態:許多年輕人逐漸變得更加謹慎,而不是將數字貨幣視爲一種長期投資渠道,這可能是由於劇烈波動、諸如FTX(等轟動性崩潰,或者監管機構日益嚴格的監管政策。

) XRP – 外部罕見例外

然而,在這幅下滑的畫面中,XRP脫穎而出,成爲一個例外。摩根士丹利實習生持有XRP的比例從2022年的0%上升到今年的5%。盡管這個數字仍然很小,但它顯示出認知的轉變:XRP逐漸被視爲一種具有實際使用潛力的資產,得益於其在跨境支付和Ripple金融解決方案中的作用。

年輕一代在大型銀行工作的XRP持有比例的增加暗示着,盡管傳統金融仍然謹慎,一些具有明確用途的代幣正在開始在金融界建立信任。這可能是一個信號,表明市場並沒有完全被忽視,而是在進行篩選並重新定位每個數字資產的真實價值。

長期觀點:預測“爆發年”2026

湯姆·李的觀點與數字資產領域的資深投資者丹·塔皮羅的預測有着顯著的相似之處,後者曾指出2026年將是加密市場真正的“爆發年”。塔皮羅辯稱,當前的週期僅處於“能量積累”階段,而宏觀因素、技術和機構資金流尚未充分匯聚以形成高潮。

這意味着投資者目前所看到的——盡管令人印象深刻——只是一個開始。傳統金融的更深入參與,以及全球法律框架逐漸清晰,將可能成爲在2025年至2026年期間開啓更強勁增長浪潮的催化劑。

以太坊 – 牛市的核心動力

在所有的加密貨幣中,以太坊以“山寨幣的領頭羊”的角色而突出。湯姆·李曾強調,ETH實際上已經被市場“暗中”定價在6000美元的水平,高於實際交易水平,顯示出增長潛力仍未得到充分反映。

根據Arkham的數據,由Lee創辦的Bitmine公司目前持有超過70億美元的ETH,成爲全球最大的以太坊持有組織之一。這不僅是戰略信任的標志,也顯示出大型機構已經開始將ETH視爲其投資組合中的一種“儲備資產”。

以太坊最近達到了新的歷史高點,達到4,945美元。這一突破背後的動力包括:

  • ETF Ethereum的資金流入強勁,爲大型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打開了接觸的大門。
  • 應用程度越來越廣泛,許多全球企業在支付、供應鏈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資產代幣化方面實施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https://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609570d7cb55eaa294d5b863bf64978e(ETH 1天價格圖 | 來源: TradingView從Tom Lee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到整體畫面呈現出樂觀的色彩: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僅處於漲週期的初期,尚未達到巔峯。傳統金融)TradFi(仍然謹慎,但來自ETH和XRP的指標顯示出對選擇性和有重點的興趣和信心正在上升。

如果Tapiero的預測成真,2025–2026年可能會見證以下幾方面的融合:

  • 美國和歐洲的法律框架更加明確。
  • 養老金、銀行和傳統資產管理機構的強勁入場。
  • 來自DeFi的技術動力,實物資產的代幣化)RWA(以及企業應用。

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會使市場進入一個新的“超級週期”增長,超越投資者目前所看到的市值和資金流動。

泰勒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